急性荨麻疹是皮肤黏膜的突发过敏反应,表现为大片红色风团,伴随剧烈瘙痒,严重时可能引发喉头水肿、呼吸困难甚至休克。其诱因多样,食物、药物、花粉、冷热刺激或感染都可能触发。当皮肤突然出现大片红肿、瘙痒,且范围迅速扩大时,需立即停止接触可疑过敏原,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,避免病情加重。
缓解瘙痒和红肿是首要目标。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,轻敷在风团部位,每次5至10分钟,间隔半小时可重复。低温能收缩血管,减少组胺释放,从而减轻肿胀和瘙痒感。若没有冰袋,也可用冷藏的矿泉水瓶替代,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,防止冻伤。同时,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,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,避免加重不适。
药物干预可快速控制症状。若家中备有抗组胺药,如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等,可按说明书剂量服用。这类药物能阻断组胺受体,缓解瘙痒和风团。但需注意,用药后若症状未缓解或出现胸闷、腹痛、呼吸困难等异常,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寻求进一步帮助,切勿自行增加剂量或叠加使用其他药物。
观察身体反应至关重要。急性荨麻疹可能伴随全身症状,如头晕、乏力、恶心、呕吐,甚至血压下降。若出现面部、嘴唇肿胀,或感觉喉咙发紧、说话含糊,需警惕喉头水肿,这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,此时应立即就医。
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急性荨麻疹发作时,保持冷静是关键。避免用力抓挠皮肤,防止破损感染;不要用热水烫洗或滥用偏方,以免刺激加重。若症状反复或加重,建议记录发作时间、诱因及用药情况,为后续调整处理方式提供参考。